国家宗教政策法规: 更多 >

宝通藏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首页 -> 宝通禅寺 -> 宝通藏经 -> 正文

《大智度论》

  • 来源:

    宝通禅寺

  • 日期:

    【2011-04-29 10:09:04】

  • 共阅:

    4581次

 

       《大智度论》是《大论》与《智论》的简称。《大智度论》通常简称《大论》,是《摩诃般若波罗密经》的注释书。亦称《摩诃般若释论》、《大智度经论》、《大慧度经集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古印度佛教大德龙树菩萨(约三世纪)撰,是大乘佛教中观派重要论著。为论释《大品般若经》之作。佛教经典分三部分:经藏、律藏、论藏。《大智度论》属于论藏。
       《大智度论》作者龙树菩萨(约150—250年),译者是鸠摩罗什(344—413年),译书地点在长安逍遥园的百门阁。龙树所写的书,全是论藏。由此可见,龙树的著作里始终都是艰深的论理与交谈。《大智度论》跟龙树的其他论著不同,中间插入不少文学故事。从这些具体实例,来说明艰深的概念与实践德目等。《中论》很强调“空”的思想,“破邪”方面很明显,反之,《大智度论》却在叙述“真空妙有”。也有人表示《大智度论》等于当时佛教思想的百科全书。原因是本书里除了上述寻些文学性叙述以外,也有极多部分引自经典,也引用诸说。
       《大智度论》主要讲述中道实相,以二谛解释实相之理,发挥般若思想,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作出系统解说及论证。论中引经籍甚多,保存了大量当时流传于北印度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为研究大乘佛教和古印度文化的重要资料。同时由于此论所释的《大品般若经》为当时篇幅最大的一部经,作者并对经中的“性空幻有”等思想有所发挥,故被称为“论中之王”。
       此论先举出法相的各种不同解释,以此为尽美;最后归结为无相实相、法性空理,以此为尽善。但此论系依经而作,解释毕竟不能完全穷尽义理,故龙树又著《中论》、《十二门论》作为补充。

官方微信

Copyright©2009-2017 Bao tong temple All Rights Reserved. 宝通禅寺 版权所有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鄂(2022)0000079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52号 鄂ICP备10018908号-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549号    客堂电话:027-87884539    技术支持:武汉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