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宗教政策法规: 更多 >

宝通历史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首页 -> 宝通禅寺 -> 宝通历史 -> 正文

“宝通禅寺”名字的历史演进

  • 来源:

    宝通禅寺

  • 日期:

    【2011-03-31 17:17:39】

  • 共阅:

    17425次

 

        “宝通禅寺”初名为“东山寺”,因“洪山”原名“东山”而得名。
       唐代宝历二年(826年),洪州(今江西南昌市)开元寺善庆和尚云游到随州大洪山修建了“灵峰寺”。九年后,善庆和尚圆寂前,毅然割了自己的双足留在寺内,表示升天之后也要为乡人利益奔走,这双“佛足”成为灵峰寺历代相传的镇寺之宝。皇帝为此赐给善庆“慈忍大师”的法号,还御书了“幽济禅院”的匾额送给灵峰寺。
       北宋末年,金兵南进,当时随州一带成了战场。荆湖官吏撤离随州时,把大洪山的灵峰寺迁到武昌东十里的东山。将东山弥陀寺加以扩建,改名为“崇宁万寿禅寺”,并改东山为洪山,以纪念随州大洪山,至此声名俱增,香火日盛。
       元世祖忽必烈南征时驻军武昌时,对善庆和尚舍身割足的精神十分佩服,命人取“佛足”随国征战,鼓舞士气。他登基后派钦差大臣专程将“佛足”护送回都,用以笼络人心。元末至正十六年(1356年),在元军与徐寿辉领导的农民起义部队的战斗中,万寿禅寺毁于战火。公元1332年由住持筹资再建、大兴土木,夷山填壑,历经二年,复兴该寺。后经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楚昭王朱桢建藩时重建,后楚靖王朱均大修大雄宝殿,顿显气度不凡。
       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该寺更名为“宝通禅寺”,因宝通寺的禅家家风与镇江金山寺相似,故有“小金山”之称。明朝末,宝通寺又遭毁坏。
       清康熙十五年至三十年(1676—1691年),清政府多次拨银两对宝通寺进行重修和增建,规模宏大,时人称其为武昌诸佛刹之首。据寺志载,寺前有碧琉蚊龙,佛殿大柱上金龙蟠绕,生动逼真。《广阳杂志》称整个庙宇,金碧辉煌,为天下少有。至咸丰末年,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中毁于战火,现存建筑大多是清同治四年到光绪五年间(1865—1879年)保存下来的建筑。
       宝通禅寺历经了数次的战火摧毁,继而复建,如今成为武汉四大丛林之一,而“宝通禅寺”的命名也一直沿袭至今。

官方微信

Copyright©2009-2017 Bao tong temple All Rights Reserved. 宝通禅寺 版权所有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鄂(2022)0000079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52号 鄂ICP备10018908号-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549号    客堂电话:027-87884539    技术支持:武汉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