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宗教政策法规:
更多 >
武汉宝通寺
- 来源:
- 日期:
【2017-05-24 21:13:26】
- 共阅:
181113次
宝通禅寺乃湖北古刹,武汉四大丛林之一,位于武昌洪山南麓,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寺院几经摧毁,又几次重修增修,现在殿宇多系清同治四年(1865年)至光绪五年(1879年)所建。宝通禅寺坐北面南,殿宇建筑依山就势,占地面积约为11.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山门整饰,门额上书“宝通禅寺”四大鎏金大字,雄浑有力,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手笔。寺内有放生池,圣僧桥,钟鼓楼,弥勒殿,东西花厅,普同塔院;登般若门至大雄宝殿,禅堂,玉佛殿,藏经阁,方丈室等;东侧有般若楼,斋堂,香积寮;西侧有伽蓝殿,客堂,西院内宾客楼,僧人寮,念佛堂等。直登后山见万佛楼,海岛罗汉宫,华严洞,洪山宝塔。主要建筑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斗拱飞檐,彩绘雕栋。整个建筑群,结构谨严,错落有致。文物古迹有宋代古钟,明代石狮,南宋摩岩石刻,元代石刻须弥座,清代藏经和血书华严经等佛教文物珍品。
寺院周围古木参天,修竹滴翠,空气清晰,环境幽静。洪山宝塔,1986年至今经过两次全面维修,耸立于古岳飞松,古烽火遗迹等名胜古迹中,肃穆威严。1950年列为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宝通禅寺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宝通禅寺惨遭浩劫,佛像文物被毁,僧人被逐,寺院被占,呈现一片荒凉景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宝通寺变化显著。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国家连拨巨款,收回被占寺宇,召回僧人。市佛协会副会长曾泰联系道根副会长委派圣参副寺全面负责,于1983年开始维修宝通寺。1986年礼清道根任方丈,至此宝通寺恢复传统的丛林制度。在十方各界大力协助下,对寺院进行全面维修,新塑释迦佛,文殊,普贤等佛像,并于1992年先后请回缅甸玉佛像两尊,新建海岛罗汉宫,万佛楼,鼓楼等。
自道根担任方丈以来,禅寺恢复宗教生活。1990年大雄宝殿佛像开光,道根方丈升座,都举行了隆重法会,参加者上千人。1991年传戒一次,1994年武昌佛学院在宝通禅寺恢复办学。1998年与莲溪寺共传二部僧戒,600人受戒,这是建国后武汉地区恢复二部僧戒的第一次。
1999年5月至2003年5月,昌明法师代理宝通寺方丈。2005年隆醒法师接任宝通禅寺方丈,现常住僧人5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