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通简介
宝通人物
宝通藏经
宝通历史
宝通风光
宝通动态
法讯通告
教界新闻
讲座预告
讲座报道
讲座视频
宝通清影
宝通梵音
宝通专题
佛教纪念日
佛教常识
佛教故事
智慧法语
学佛随笔
实修证悟
素食
禅茶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
大鑫法师出生于1887年,圆寂于1961年,世寿七十四岁。湖北黄冈人,父亲陈和气,母亲马氏,弟妹四人,幼年在私熟三年。离校后,随父种胡家地主一斗五升旱地。十五岁父母相继逝世,顿悟无常迅速。1912年投本县茅店横山寺,礼宗阀上人剃度,法名宗德号大鑫,学经之余,..[详细]
“宝通禅寺”初名为“东山寺”,因“洪山”原名“东山”而得名。唐代宝历二年(826年),洪州(今江西南昌市)开元寺善庆和尚云游到随州大洪山修建了“灵峰寺”。九年后,善庆和尚圆寂前,毅然割了自己的双足留在寺内,表示升天之后也要为乡人利益奔走,这双“佛足”成..[详细]
走进洪山宝通寺的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跨越放生池上的石拱桥。小桥小巧玲珑,拥花依木,颇有江南园林风格,着实为宝通寺一景。据说,此桥早期为一木桥,雨雪天气桥皆不湿。当然这只是传说。后来改为单孔平路面石桥。2004年,原石桥拆除,另在原桥位置稍北处,..[详细]
洪山宝通寺志卷下增补,光绪八年续撰,洪山勅赐宝通禅寺志卷之下,江夏袁莲峯方伯鉴定,嗣祖比丘天正相编辑,侍者性天远纂订。原本孝感沙门佛林松泉增辑,古随比丘戒空淡然编次。新旧赋跋诗歌匾联,东山赋,宋庆元重午河阳赵湻。山固多嘉木,由剪伐无时,使不得藩息..[详细]
洪山宝通寺续修庙志序:国之有史,家之有谱,各直省之有志故,历来事迹皆有所稽考焉。天下名山大川,古刹丛林,十方僧众聚者数百而庙宇百数千年。兴于何时,毁于何时,建于何时,盛于何时,若无稽考,何能知其原委?是赖在有志耳。宝通寺志载,唐宋以来事迹了如指掌..[详细]
近日,湖北省浠水县泰春山天然禅寺举行了高僧全身舍利开缸法会。84岁时圆寂于该寺的妙安老和尚肉身坐缸封龛逾三年半,开缸时肉身不坏,手足柔软,肌肤犹有弹性。寺常住僧及信众数百人见证了佛教肉身舍利这一现代科学尚无法圆满解释的奇迹。法会择日于2010年5月21日、..[详细]
眼下,宝通寺第一重殿弥勒殿(又称天王殿)已经修葺完毕,但是在重修过程中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些深藏其中的奥秘。宝通寺弥勒殿重修已有时日。据报料称,施工人员在拆除一巨石龟背上的墙体时,凸现一块碑状的石方,依稀可辨字迹。在以前殿堂的东北角,一巨型石龟静伫其..[详细]
提起洪山,大多数武汉人只知道那里有一个宝通寺,还有一个宝塔。如果有人告诉你,那里不光是有古寺古塔,其人文资源之丰富,自然景观之绝妙,是武汉历史文化的一座宝山,且地处市区之内,许多山景还处于鲜为人知的原生状态,开发前景极为可观,你一定会对洪山刮目相..[详细]
在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变”中,建文帝不知所终。关于其去向,几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史学界将此列为明史“四大悬案”之首。如今,武汉一位姓让的古稀老人站出来,自称是建文帝第十五世孙。老人言之凿凿地说:建文帝晚年在武昌宝通寺出家,死后葬在洪山宝塔旁。他表示..[详细]
1月14日,常惺法师示寂于上海宝隆医院,终年43岁,其法徒有秀奇、南亭、昙光。常惺法师的墓塔准备在江苏泰县城西南郊建造时,昙光等请持师为之写碑传,持师慨然应诺,写了《常惺法师传》一文。时年,蒋维乔、李圆净诸居士,欲秉承刻经家徐蔚如居士的遗志,在徐已经出..[详细]
持师生于湖北省荆门县(今荆门市)沙洋镇。时值大势至菩萨诞辰日。初名持松,字旃林,乳名天儿。又按族谱字克定,号文祥,俗姓张。父亲张绪炳,清朝举人,世称南坪先生。持师的父亲张绪炳被沙洋天主教学堂延聘掌管教务。其时,持师接受父亲的启蒙教育,在父亲的指导..[详细]
粤稽东京,肇称江户。近寅宾乎出日,隣旸谷兮朝吻;置九夷之上都,奠三岛之宸府。权舆人文,荟萃商贾。大壑屏以为堑兮,横滨列而为堵;地绝关东之胜兮,气壮瀛角之宇。尔其锡扶桑之嘉号,著蓬莱之美誉。岁乙丑其杪秋兮,余蒞乎东亚之佛会,载伴奂兮尔游,匏系乎劳东..[详细]
自题小照(二首)。小住人间念八年,黄花仿佛态犹鲜;飘零莫道无情甚,幻影遗君志友缘。又。我说非我,人说是我,离是绝非,法身真我。和祖印法师临终示偈(二首)。圆成岂容计春秋,混俗和光离造修;从本无生焉有死,去来自在任优游。其二。来无碍是碍,去无碍亦碍..[详细]
Baotong monastery is located on southern side of Hongshan Hill in Wuchang District. Covering 100,000 square metres, it i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Buddhist Woods in the city. It is also one of hte key open monastery ratified by the State Council and..[详细]
源成法师,法讳性修,陈氏子,湖北省大冶金牛人。1909年出生,禀性纯正、资质聪慧,孩提时,缘结寺院,喜与僧交,耳闻目濡,潜移默化,礼佛读经,一学即会。及冠齐素不辍、厌承家业、善缘俱备、矢志出家,双亲慈允,成其所愿。随开关帝堂上礼体空和尚剃度为僧。而后..[详细]
当代湖北高僧,圆寂前,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暨武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武汉市洪山宝通寺方丈,武昌区政协委员。 道根法师,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公元1998年)出生在湖北随州大堰坡一贫苦家庭,俗名卓正才。母亲早逝,随祖母、父亲..[详细]
释持松,(1894-1972)俗姓张,法名密林,字持松,学密後号入入金刚。又以私淑玄奘大师,自号师奘沙门。他是湖北省荆门县人,清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生于荆门县沙洋乡。家世业儒,父名张绪炳,为沙洋天主教学堂教师,母亲宫氏生子三人,持松居长。在民国十年(..[详细]
大鑫和尚(公元1887-1961年) 武汉佛教现代史中具有威望的老和尚,生前是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洪山宝通寺方丈。大鑫出家前名叫陈见,字宗德,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生于黄冈刘集陈先里村(今武汉市新洲区陈先里村)。他7岁发蒙,读了3年私塾后,因家境贫寒,乃辍..[详细]
宝通禅寺位于武昌洪山南麓,为历世清净佛刹,是三楚第一佛地,是武汉市著名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宝通禅寺历来是皇家寺院,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皇家的维护和保养,如今的寺院建筑明显有皇家气派。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同年列为国务院确定的全..[详细]
宝通寺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公元420-479年),距今已有1580余年历史,是武汉现存历史最为久远的古刹。现存禅寺为清光绪五年(1879年)所修,规模之大、装饰考究为武昌诸刹之首。宝通寺以其寺内三眼泉水及山上奇石而著称,寺内现存最著名的建筑是洪山宝塔。寺院后山还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