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宗教政策法规: 更多 >

佛教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首页 -> 初入佛门 -> 佛教故事 -> 正文

行云流水一孤僧(二)

  • 来源:

  • 日期:

    【2015-11-26 15:14:04】

  • 共阅:

    4972次

而且还格纣自尊、敏感。他虽在日本出生,母亲又是日本人,他对母亲河合氏的感情又极深厚,但每住在日本时,他却总说:“然吾是弱国之民,无颜以居,无心以宁。”故住不多时,就想回国。在国内他又思念在日本的母亲河合氏。所以他总是来往穿梭于中、日两国之间。这些都表明曼殊无论是对自己的祖国还是对养育自己的母亲,都怀有一颗至诚的心。正是这颗慈悲悯人的心使他在皈依佛门之后,依然热切关注着人间社会,以自己的惭愧心来感应着社会的丝丝缕缕,不忍众生的种种疾苦,将自己的痛苦与众生的痛苦融成一片,见众生的苦想到自己的苦,他人的苦是自己的苦,他的痛就是自己的痛,苦在别人的身,忧在自己的心,同体大悲,自悯悯人。佛法的修行,原非单纯在于对一切有情的悲悯而忽视人类自身。如忽略这普度一切有情而以人类为本的精神,像某些人专心于放生,对鸟兽虫鱼大发善心而对于罹难的人类及人间的悲苦漠然置之、不闻不问,这实在是违反了佛法的精神,本末倒置。佛法的德行,不但为自他的相处,更应从自心扩大到“器世间”的净化,使一切在优美而有秩序的共存中,充满生意的和谐。这正是曼殊在对自己生命体认的过程中所感悟到的,所以他虽出家为僧,然从未将自己的悲喜优苦与世间大众隔绝开来。
曼殊在经年的佛学研究中,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佛学思想。他的思想主要阐述于《答玛德利庄湘处士书》、《儆告十方佛弟子启》及《告宰官白衣启》等文中。首先,他认为佛教衰微的原因不在外界,而在佛界内部。寺庙建在城市中,或靠近城市,僧侣难免感染市俗气。“不事奢摩静虑,而惟终日安居;不闻说法讲经,而务为人礼忏。”因对僧侣贪图财物,被人轻贱,故佛教日益衰微。他认为振兴佛教之道,在于弘扬正法,纠正歪风。其次,他主张宣扬佛学真理,反对以诵经念佛而谋利。他对于以应赴为职业,藉道场以糊口的俗僧,进行不遗余力的痛斥。他从佛教的历史发展过程来说明佛教的始祖只注意宣扬真理,而不干谋利的事。他说:“检诸内典,昔佛在世,为法施生,以法教化,一切有情,人间天上,莫不以五时入教,次第调停而成熟之;诸弟子亦各分化十方,恢弘其道,迨佛灭度后,阿难等结集三藏,流通法宝”。而“应赴之说,古未之闻”。他说只顾做道场经忏的僧人“自既未度,焉人度人?譬如落井救人,二俱陷溺”。他批评那些以佛法谋利的僧人实际是盗施主的财物,“且施者,与而不取之谓。今我与以法与人,人与财与我,是谓贸易,云何称施?”再次,他反



官方微信

Copyright©2009-2017 Bao tong temple All Rights Reserved. 宝通禅寺 版权所有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鄂(2022)0000079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52号 鄂ICP备10018908号-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549号    客堂电话:027-87884539    技术支持:武汉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