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宗教政策法规: 更多 >

宝通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首页 -> 法音宣流 -> 宝通专题 -> 正文

初日照高林——初入山门(四)

  • 来源:

    宝通禅寺

  • 日期:

    【2010-07-09 20:57:57】

  • 共阅:

    26024次

(三)

沿石径拾级而上,进入禅院第一重殿——弥勒殿,又称天王殿。弥勒殿始建于唐代。大殿两侧为东西花厅,为重大法事接待、安置来宾之所。西花厅前悬有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铸就的巨钟一口,钟上铸满经文,“国泰民安”等铭文仍历历在目。据考,咸丰初年,太平军数次与清军相争于洪山,禅寺重创于战火,咸丰(公元1859年)才得以修复。劫难之余,人们铸其大钟,上镌《多心经》及“国泰民安”愿语,实为僧俗两界之至盼。然而洋人恃强破门寻衅于前,朝廷乞怜言和蒙垢于后,国势衰弱如江河日下,道咸以降,又何曾有一日之国泰民安呢?

西化厅西去为普同塔院,中奉地藏菩萨,下葬亡僧骨存。

弥勒殿殿门两侧长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为今人傅洪胜书。殿正中塑有一尊脸绽微笑、眉慈目善、大腹便便、坦胸露乳,穿着耀眼的金袈裟的佛像,这便是人见人爱的弥勒佛,俗众戏为“笑和尚”。

“弥勒”是梵语的音译,意译为“慈氏”。佛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南天竺的婆罗门家庭,成年后皈依佛门,列为释迦佛的弟子。佛教传入中国后,弥勒佛的形象也逐步汉化、世俗化。现在我们只有在北京广济寺、苏州灵岩寺等处才能看到头戴天冠宝帽、留有中世纪遗风的弥勒像,而其他更多寺院供奉的都是“袒露大肚皮、笑脸迎客官”的“笑和尚”。这“笑和尚”已褪尽西天之尊容,是依照中国五代时期契比和尚的形貌塑建的。

契比和尚,号长汀子布袋师,粱时明州(今属浙江)奉化人。奉化传为弥勒菩萨化身之处。据《奉化县志》传载,契比少小贫寒,8岁时流落奉化长汀,为农民张重天收养,故又名长汀子。他长成后,体形宽胖,蹙额皤腹,寝卧无恒,且言说无常,乐乐呵呵。他常常挺着引人注目的便便大腹,杖荷一布袋,行走于闹市之中。他好乞讨,凡人弃物,一并投入口袋,因此布袋里万物俱全;又喜欢在大庭广众中把布袋之物倾之于地,连连呼人“看、看、看”,因此人又称之为“布袋和尚”,且笑其布袋是垃圾袋。他却笑答:“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四方,入时观自在。”契比善于示人以吉凶,颇灵验。



官方微信

Copyright©2009-2017 Bao tong temple All Rights Reserved. 宝通禅寺 版权所有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鄂(2022)0000079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452号 鄂ICP备10018908号-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549号    客堂电话:027-87884539    技术支持:武汉丰网